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Gang-Ding Peng教授访问研究中心并做“3D manufacturing for Silica Optical Fibres”学术报告

作者:时间:2025-10-30点击数:

20251027日下午,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UNSWGang-Ding Peng(彭纲定)教授应邀访问深圳大学广东省光纤传感技术粤港联合研究中心,并作题为“3D manufacturing for Silica Optical Fibres”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吸引了众多学者和研究生参与,现场气氛热烈。

Gang-Ding Peng教授在讲座中首先回顾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光纤研究小组的发展历程,随后重点介绍并深入探讨了 3D 打印技术在特种石英光纤研发与制造中的机遇、挑战与最新进展。Gang-Ding Peng教授系统比较了激光 3D 打印技术与传统化学气相沉积法在光纤制备中的优缺点,指出 3D 打印在材料与结构设计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接着,他详细介绍了 3D 打印特种玻璃光纤的加工流程,并分析了各个环节对制备质量的影响。最后,Peng教授展示了部分 3D 打印光纤的光学性能成果,并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讲座结束后,彭教授与在场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针对石英玻璃 3D 打印烧结过程中易出现的起皱、破裂等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并提出了改进思路与技术方向。

报告结束后,Gang-Ding Peng教授在王义平教授的陪同下参观了研究中心的文化走廊。王义平教授详细介绍了研究中心的成员构成、发展历程及在光纤传感技术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随后,廖常锐教授向Gang-Ding Peng教授展示了研究团队在生命健康光纤传感技术方面的最新应用,包括光纤三维形状传感技术、光纤OCT内窥成像技术、光纤探针微力传感技术以及飞秒激光直写高功率光纤光栅技术等。这些技术在介入诊疗、生化检测、药物筛选和细胞操控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

何俊教授则介绍了极环境光纤传感技术的最新进展,该技术可应用于深空、深海、深地探测和核电监测等领域。具体技术包括蓝宝石光纤光栅高温传感技术、高性能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以及长距离光纤通感一体化技术等,为极端环境下的监测提供了可靠解决方案。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中外学者在光纤传感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也为双方未来的科研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研究中心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合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共同推动光纤传感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Gang-Ding Peng彭纲定教授简介:

1982年,他获得中国上海复旦大学物理学学士学位;1984年和1987年,分别获得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学硕士学位和电子工程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他担任上海交通大学讲师。1988年至1991年,他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堪培拉)光学科学中心担任博士后研究员。自1991年起,他一直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新南威尔士大学工作,1992年至1996年期间担任伊丽莎白二世研究员,目前是该校的教授。他是美国光学学会(OPTICA)和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的会士(Fellow)和终身会员(Life Member)。他的研究方向包括光纤与器件、光波导与器件、光纤传感器和非线性光学。


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海大道3688号  518060

电话: 0755-26001649-8000